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康义涵)6月8日,由从知书院主办的长篇小说《陶村兵事》研讨会在石家庄举办。此次研讨会是继北京、作者家乡衡水深州之后,为该作品举办的第四场高规格学术活动。河北省内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出版家、红色文化研究学者及诗词家参与活动,共同探讨这部标志着陈廷佑“龙脉三部曲”收官的最新作品。
陈廷佑是河北深州人,作家、诗人、书法家,著有《西抹东涂集》《诗文骈翼》等诗文专著,《龙脉》《桲椤山》两部长篇小说曾分别入选《中国文学年鉴》及“农家书屋”推荐书单。《陶村兵事》的出版,标志着其“龙脉三部曲”完整呈现——从《龙脉》的城市机关叙事、《桲椤山》的平原乡村图景,到《陶村兵事》的军营铁血篇章,三部曲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审美诉求融合,展现了浓郁生活气息与文化底蕴。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陶村兵事》的思想深度、艺术特色与社会价值展开了研讨。大家高度评价陈廷佑将诗词、书法等传统艺术元素有机融入小说叙事的手法。这种跨艺术门类的实践,不仅丰富了小说的表现形式,也为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与创新提供了样本,彰显了作者文化素养与担当精神。
中国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中国文联原党组书记胡振民在贺信中指出,陈廷佑的“龙脉三部曲”是“合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之时而著”,其诗词书法亦“合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之事而作”,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与全局视野。著名学者、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邢建昌认为,小说是写陶村兵事,每一个读者都会从中读出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的真实性、合理性。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浩、李建周认为,小说从传统性出发,以纯朴诚挚而有效的笔墨方式,书写和描述了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故事。
衡水文化历史研究会秘书长魏明明表示,作品“为我们还原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并赋予传统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河北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副会长、石家庄市文联副主席、红色文化研究专家王律认为,《陶村兵事》以晋察冀三纵队的战斗历史为主线,通过丰富的叙事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红色冀中的历史风貌和精神内涵,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诗人韩存锁、董志英、王海亮、杜志勇从诗词角度对小说进行了评析,认为在当代文学创作中,将格律诗词与小说叙事深度融合的作品并不多见,陈廷佑的长篇小说《陶村兵事》最引人注目的是贯穿始终的诗词元素——无论是人物内心独白的诗化表达,还是情节推进中的即兴吟咏,抑或地域文化符号的诗意呈现,都让这部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