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阡陌焕新颜 路通百业兴 “四好农村路”串起好山好水好生活
来源: 石家庄日报客户端  杜倩倩 张晓峰
2025-09-15 14:27:31
分享:

图为车辆在鹿泉区白鹿泉乡的乡间公路上行驶。

  井陉太行“天路”风光旖旎,唤醒一座座千年古村;元氏县元大线盘山公路“九曲十八弯七十二拐”,引得游人沉醉流连;藁城外环路以“景观画卷、生态绿廊”为纲,一路风光伴行……在石家庄市,一条条通村畅乡的农村公路,串起了好山好水好生活。

  聚焦发展所需、民心所向。今年以来,石家庄市锚定乡村振兴战略,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关键抓手,持续深化路网提档升级,畅通乡村产业“毛细血管”,将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振兴路铺展至千家万户。阡陌焕新颜,路通百业兴,“四好农村路”铺就了乡村振兴新图景。

  建养并重 织密路网助民富

  行驶在元氏县县道元大线的盘山公路上,微风拂面,沿途群山郁郁葱葱,构成了一幅幅醉人的画面。素有“九曲十八弯七十二拐”美誉的盘山公路,因为独特的地形和通行条件的改善,成为很多游客和骑行爱好者的热门打卡地。

  元大线(旅游快速路-旅游振兴路段)是该县“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一环,全长9.07公里,自东向西连通了县城与山区,缩短了来往车程,方便了群众出行。

  元大线、旅游快速路、乡村振兴路等农村公路连线成面,全力推进交通路网建设。近年来,该县将“四好农村路”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高质量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初步建成了以城区为中心,乡镇为节点,辐射城乡、干支相连的农村公路网,为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2024年年底农村公路路网总里程为1007.636公里,路网密度达150.8公里/百平方公里。

  三分建,七分管。今年,该县还以抓好“细”、做到“实”、瞄准“精”的态度,通过采用县道县养、乡道乡养的方式,细化分工,上行下效,环环相扣,提升公路养护水平,全力打造美丽农村路、精品示范路。另外,该县从路面保洁、路面维修、路基维护、绿化养护等方面入手,确保养护工作有序推进,实现农村公路量与质双提升,以达到农村公路畅、洁、绿、美、安的工作目标。

  如今,“四好农村路”也已成为当地的旅游路,村民的致富路。据介绍,“四好农村路”的建设推动了该县乡村种植业、养殖业、水果采摘等产业的发展,还大大带动了西部乡镇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为服务乡镇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我们主要种植鲜桃,为保证新鲜,成熟以后需要尽快运输到市场售卖,所以对于交通环境的要求很高,自从将家门口的公路修好以后,运输越来越方便,生意也越做越好。”该县西岭底村党支部书记赵永丰说。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与县内工业、农业、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完善和优化农村交通路网建设,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元氏县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牛庆国说。

  路网升级 打造乡村振兴“黄金通道”

  随着鹿泉区上寨乡南寨村道路升级改造工程的完工,鹿泉区2025年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全面收官。一条条农村公路焕新升级,成为乡村振兴的 “加速带”。

  鹿泉区上寨乡南寨村自然资源优渥,连绵的青山不仅是天然的生态屏障,更是当地百姓发展产业的金山银山。过去,该村通往森林公园的“旅游路”,路面破损严重,影响出行,制约了这里旅游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鹿泉区交通运输局采用“双层沥青+双稳层”技术将这段“旅游路”进行了整体重铺,配套建设板桥、管涵等设施,并在道路起点新建休闲广场,实现了“路景同步、路旅融合、路畅景美”的乡村振兴新场景。

  让群众出行有保障、更通畅,是这次农村公路建设工程的重点。在获鹿镇北新城村路段改造中,鹿泉区交通运输局将原有的坑洼土路和被压坏的水泥路,升级为沥青混凝土路,彻底解决了路面颠簸、下雨积水等问题。如今,这条“资源路”焕然一新,连通南北,新装的隔离护栏也杜绝了人车混行的危险情况,保障了沿线群众及学生出行安全。

  产业发展,道路先行。作为连接京昆高速与338国道的关键“产业动脉”,李村镇镇前大街承担着区域货物运输的核心功能。然而,长期高负荷的车流量导致路面出现坑槽、塌陷等问题,不仅影响通行效率,更暗藏安全隐患。为破解这一难题,鹿泉区交通运输局精准施策,采用“局部挖补+全幅沥青罩面”的方法精准修复,优化高速桥洞排水系统,显著提升了道路安全性和运输效率,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今年,“四好农村路”提升工程入选省市民生工程,鹿泉区交通运输局升级改造了农村公路29条,总投资约2640万元,覆盖获鹿镇、李村镇、上寨乡等8个乡镇,总里程22.07公里,重点围绕路基路面升级、附属设施完善及休闲广场建设等内容展开,有效提升了农村公路的通行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

  鹿泉区地方公路管理站工程办公室负责人吴强说:“我们坚持将辖区内的‘旅游路’‘产业路’‘资源路’作为农村公路改造提升重点,为每条路量身制定了施工方案,让每条‘瓶颈路’焕发新生,全力提升农村道路的综合功能,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以路通畅保障鹿泉区全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路景联动 串珠成链促振兴

  进入秋季,记者驱车行进在井陉太行“天路”上,目之所及,美景如画。这条路,串起沿线26个传统古村落,以及多个革命历史遗迹,同时也将发展的机遇带进深山。

  “随着天路的贯通,村里排水、供暖、照明等基础设施修缮一新,而且还发掘陶瓷文化做起了旅游业,常年游客不断,寒冬腊月还有人来赏雪景、住石屋,村民们的日子也蒸蒸日上。”陶瓷水镇景区游客中心的负责人梁淑芳说,今年以来,来陶瓷水镇的游客络绎不绝。

  如今,依托这条路,井陉县还打造了太行“天路”旅游经济带,提升吕家村、于家石头村等中国传统村落档次,提高路衍经济发展能力。为加快乡村全面振兴,井陉县积极推动乡村旅游融入乡村振兴大局,以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为路径,聚焦打造“休养胜地”,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特色文旅精品,提供优质文旅体验。

  公路围着产业建,产业围着公路转。石家庄市平山县合河口乡驼梁景区前大地村村民韩瑞英感慨,现在的交通四通八达,游客沿着公路能直接把车开到她家门口,家里的农家院每周末都一房难求。

  平山县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和美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俗文化。为深入推进文旅产业发展,围绕“四好农村路”,平山县着力打造红色精品线路、生态旅游线、农文旅游示范线,将石家庄西柏坡、李家庄、天桂山、中山国、驼梁等交通沿线的红色资源、历史文化、自然生态、和美乡村、景区景点串联起来,形成以县城为核心,各景点互通的旅游大环线,农文旅融合“串珠成链”。

  路通业兴,路畅民富,路好景美。石家庄的一条条农村公路,或曲折起伏、或风光旖旎,与沿线产业、文旅资源联动,既带动百姓增收致富,更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关键词
石家庄 农村公路
责任编辑:朱昊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