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是留下记忆,“织音1953”的出圈新理念
来源: 河北日报客户端  王思达
2025-11-25 15:09:26
分享:

  一处承载城市记忆的工业遗存,如何在新时代焕发全新活力?

  石家庄第一、第二棉纺织厂旧址改造的“织音1953”园区开放以来,迅速成为市民休闲打卡地和城市新地标。这不但是城市更新理念的一次生动实践,也为工业遗存保护与城市功能提升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

  “织音1953”园区最打动人的,是它让石家庄的纺织记忆真正“活”了起来——那些特意寻来的旧砖,专门保留的锯齿形屋顶,不止是为了怀旧而怀旧。它们如同城市的记忆锚点,让老一辈能在这里找到情感归属,让年轻人能在这里感知城市历史。

  这种改造思路,与简单推倒重建的商业开发有着本质区别。它不是在消灭历史,而是在延续文脉;不是在告别过去,而是在与历史共创未来。正如园区运营者所言,他们要做的是“让工业遗存成为文化生产的沃土”。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进入存量更新时代,如何让工业遗存焕发新生,成为各地面临的共同课题。它需要我们从单一的观赏思维转向复合的场景思维,从短期的项目思维转向长期的运营思维,从封闭的工程思维转向开放的生态思维。

  纵观全国,从北京798艺术区到上海杨浦滨江,成功的城市更新项目都有着共同特质:在保留历史记忆的同时,赋予空间新的时代内涵,在提升空间品质的同时,注重人文关怀和生活体验。“织音1953”的实践,正是对这一理念的印证和发展。

  让工业锈带变身生活秀带,我们相信,随着更多类似“织音1953”的项目涌现,城市将变得更加宜居、更有特色、更富活力,真正成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载体。

关键词
活力 城市
责任编辑:朱昊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