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过大年的仪式感,往往是从制作腊味开始的。随着春节的临近,石家庄各地年味越来越浓,市民都在忙着置办各种年货。在传统饮食文化中,灵寿腌肉是太行山区的美食一绝,在腊味飘香年味渐浓的腊月,腌肉是众多腊味美食年货中的“热门”货。
“这里的腌肉用的都是生长了一年半以上的黑猪为原材料……”1月14日,腊月十五,在灵寿县的“绕岭香”食品店,尚学鹏向前来采集年货的居民介绍着这里的特色熟食。他说,这里的熟食都是太行山深处农户散养的黑猪肉制作而成。
灵寿县加工制作腌肉历史悠久,尚学鹏家祖辈就是做卤肉生意的,他从小在家里经过耳闻目染,制作腌肉的手艺在他这代得到了真传。“我们店里熟食丰富,有卤豆腐、卤猪蹄、卤肘子等,每天制作的卤货供不应求,制作的腌肉更是保持着食品店里的销售‘冠军’,尤其是最近进入腊月,是置办年货的季节,许多市民都是整罐整罐购买回家。”尚学鹏高兴地说。
“我每年春节前都来这儿‘办年货’,给亲戚长辈家送罐腌肉,非常实惠。”来自石家庄市的张女士说,用陶瓷罐油封的腌肉保存时间长,携带方便,分别为5斤、10斤、20斤装,春节期间走亲访友最能表达心意了。
“传承的工艺,儿时的味道!”尚学鹏介绍,他制作的腌肉用的调料是从他父亲这里学会的,将散养的黑猪肉清洗干净,放到锅里用20余种中草药的调料煮到八成熟,再放入油锅炸去水分,按照方法将猪肉放到陶瓷罐里后放到避光阴凉处,放一段时间后再吃,这样腌出来的猪肉,风味独特,香而不腻。
在广大农村地区,每逢寒冬腊月,家家户户都有制作腊肉的传统。采访过程中,居民纷纷表示,在春节前夕,腌肉之所以成为市民置办年货的热门选择,除了独特的风味和口感外,还承载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为了感受那份浓浓的年味。
尚学鹏是灵寿县三圣院乡南纪城村人,1999年毕业后便来到北京学习厨艺,先后还到石家庄、上海等一些城市从事厨师工作,之后回到老家灵寿县跟长辈做起了卤肉生意。
“从我曾祖父这辈开始,家里就是做卤肉生意的,我们家做卤肉的手艺在当地非常有名气。”尚学鹏是“南纪城卤肉制作技艺”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他继承了他家祖传做卤肉的传统技艺,在灵寿县城开的食品店已有多年时间,采用的传统技艺通过百草卤香,让卤肉入味,软糯脱骨,肉香四溢,在当地家喻户晓。
“我们制作的腌肉是低盐腌制,这是我们‘绕岭香’和别的腌肉不同之处,这样吃起来更健康。”尚学鹏介绍,当年在饭店当厨师时看到食客对自己家乡的腌肉非常喜爱,触动了他回乡创业的决心,后来便有了现在创办的腌肉加工厂,并在2017年注册商标“绕岭香”腌肉。
当年,尚学鹏回乡后经过市场调研,灵寿腌肉这一传统美食深受百姓喜爱,他便决定将腌肉做成品牌,让更多人品尝到腌肉这一美食。
为了保证猪肉的品质,尚学鹏和当地的彭家庄村、野鸡铺村、李家寨村、杨树沟村、枣园村等村的黑猪养殖户合作,2019年养殖合作户共有25家,每家养殖20头左右,2024年合作养殖户达到了67家,并计划到2030年合作养殖户达到120家,将养殖量扩大到3000头以上。
“我们已经跟当地的村民建立了收购散养猪肉的合作机制,腌肉加工厂也有十几名员工了,其中技术人员3名。”尚学鹏说,腊月是销售旺季,预计这个月销售收入能接近350万元,去年全年的销售额达到了450万元。
尚学鹏介绍,“绕岭香”腌肉主打黑猪腌肉。之前农户养殖的是普通的黑猪,特点是生长周期长,猪肉偏肥,不好销售。现在的“绕岭香”腌肉通过筛选黑猪品种,最终选择了“北京黑猪”品种,这个品种的特点是肥瘦肉比例均匀,不饱和脂肪酸高。有了好的品种,村里的养殖户也增加了收入,保证了原材料的品质和供应。
“希望通过灵寿腌肉产业,能够带动灵寿农旅融合产业发展。”尚学鹏说,如今,在品牌引导下的“绕岭香”腌肉销量年年递增,这也将为当地村民带来更多、更稳的收入及就业机会。(记者 柳安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