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石家庄市鹿泉区,对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进行探访。行驶在石家庄电子信息产业园道路上,“真‘芯’‘石’意打造电子信息高地”的标识十分醒目,一派科技、现代、生态相融合的繁华景象。
作为石家庄市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中承载地,鹿泉区已形成半导体芯片、现代通信、空天信息、汽车电子、软件研发5条产业链。2024年,电子信息企业数量从2021年初的536家增加到1226家,营收从2021年初的322亿元增长到1060亿元。
创新驱动,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
一只恒温晶振,不过指甲盖大小,却被称为电子设备的“心脏”。
在河北远东通信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的恒温晶体振荡器自动化生产线上,设备正高效运转,生产出来的产品整齐码放,包装后便可发往全国各地。
为让恒温晶振实现国产化替代,远东通信矢志向“新”,产品越来越小、集成度越来越高,企业也从奋起追赶到并跑超越,市场份额逐步扩大。
在河北新华北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实验室内,一枚仅有豆粒大小的黑色芯片模块,正在进行精密测试。
这是一款移动通信射频前端低噪声放大器芯片,能把有用信号放大,还能保证声音不失真,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及5G基站设备上。该公司总经理助理唐军华说:“我们自主研发的这款芯片实现了国产化替代,三阶互调、噪声系数等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近年来,像这样的创新成果,在鹿泉区并不鲜见。京华电子推出最新亚毫米级智慧显示技术,中瓷电子拥有电子陶瓷和金属化体系关键核心材料、半导体外壳设计仿真技术、多层陶瓷高温共烧关键技术三大技术领域自主知识产权,森思泰克研发的毫米波雷达填补国内空白……
创新成果的持续产出,离不开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和日渐完善的科技创新政策。鹿泉区坚持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应享尽享,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持续下功夫。同时,出台进一步支持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2024年,鹿泉区共增加高新技术企业3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在县级层面保持全省第一,区内企业参与获评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12项。
链式聚变,构建产业协同大生态
“搬到园区后,我们跟上下游的企业都有合作,业务量增加30%,产品出货速度加快了,定制化产品类型也多了。”石家庄华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聂建立说。
聂建立所说的园区,是去年投入运营的石家庄联盟科技园。这个科技园占地20亩,是由石家庄市京华电子实业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建设的。去年5月,园区投入运营之后,深圳恒信科技、上海森兴电子、北京昆仑科技、苏州玖波光电等17家企业相继进驻。
如今,在石家庄联盟科技园内,以京华电子为链主,17家企业串点成线,初步形成一条从研发到生产、从LED器件到组件再到整机的半导体照明产业链条。“以前,我们的配套合作单位都在外地,联系不方便。现在我们的上下楼就是产业的上下游,大家优势互补、抱团发展,进一步增强了产业竞争力。”京华电子董事长梁连忠说。
在鹿泉区,像这样1个“链长”带动数个“链企”的故事还有很多。
石家庄锐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低轨卫星射频载荷行业链主企业,去年2月入驻鹿泉以来,已带动8家上下游企业来到产业园,形成一条卫星载荷及地面设备制造的产业链。
鼎瓷电子入驻鹿泉通信技术创新中心,吸引均微电子、东方泰阳等上下游企业跟随而来,逐步形成一条从前端材料到末端集成应用的完整高性能陶瓷集成电路产业链。
“这些上下游链条企业高度集聚,不仅使相关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还能推动他们共同研发新产品,实现全链条创新。”河北鹿泉经济开发区项目建设服务中心主任张士萍说,这一模式有助于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格局。
集链创新、聚链成群,鹿泉区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实现从空天到地面、从材料到产品、从芯片到模块、从设计到应用的全链条布局,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共享赋能,激活产业发展新范式
4月15日,记者走进河北网新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流水线上一派繁忙景象,工人正在生产一种桥梁装备用的电子主控板。
“这个电子主控板,并不是我们公司的产品,而是同样位于鹿泉区的河北高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之所以能够在我们这里生产,是因为我们把公司的车间改造成了共享工厂。”网新数字总经理闫荣新介绍。
说到共享工厂带来的变化,闫荣新竖起了大拇指。
“我们是一家生产电子控制器的企业,每年产能大概在5万到6万套,基本上每年有半年的产能闲置。”闫荣新说,企业一直在寻找生产相似产品的厂家,为他们进行配套服务。
闫荣新在寻找合作伙伴的过程中了解到,鹿泉还有不少企业和他们一样,面临生产车间闲置的问题。同时,也有一些企业面临生产需求大、缺少车间的难题。
“当时想如果能把二者需求结合起来就好了,于是就产生了共享工厂的想法。”闫荣新说,去年3月,网新数字和高达智能、丰源智控、阳天通信等区内9家企业,共同推动打造了3个共享工厂。
“多亏了共享工厂,我们需要的这600套桥梁装备用的电子主控板,15个工作日就能完成交付。”正在网新数字洽谈业务的高达智能技术中心经理王力飞说,如果他们自建车间,投入产出不成正比,实在不划算。
共享带来共赢。短短一年多,3个共享工厂已为50多家电子设备中小企业量身提供加工服务,研制周期缩短15%以上,不良品率降低了10%以上,新增产值突破1亿元。
在鹿泉,实现共享的不仅是工厂,当地还联合河北工业大学、燕山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共建产业创新研究院、打造共享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实现人才、技术等资源共享,为产业发展注入更多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