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4月25日讯(记者 马静)今天上午,石家庄市召开石家庄市知识产权工作新闻发布会,记者了解到,石家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聚焦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心任务,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各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新闻发布会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马静 摄
2024年2月,石家庄市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连续五年在全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绩效考核中位居前四名,连续五年入选全国专利行政保护案件“十大典型案例”。
2024年,石家庄市全年获授权专利20963件、有效发明专利量达到21706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0.4件、新增注册商标35464件,稳居全省首位;成功注册赞皇樱桃、赞皇黄金桃、赞皇枣酒3件地理标志商标,累计地理标志商标达到72件,领跑全省;行唐大枣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实现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零的突破;晋州鸭梨再添殊荣,成功入选国家“一带一路”地理标志品牌推广清单;2024年全市新增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申请180件,累计申请量达到840件,居全省第一,有效助力石家庄市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石家庄市行政保护政策制度日益完善,专利办案质效大幅提升,2024年新增1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培育对象,专业市场总数达16家。完善维权援助工作体系,在每个县(市、区)设立专利纠纷调解室,与石家庄铁路运输法院联合推进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工作。
石家庄市深入推进专利转移转化工作,26件产品成为国家首批认定专利密集型产品,占全省的36.11%;加速推进高校院所存量专利盘活工作,组织33所高校院所共盘点存量专利13296条,3000多家中小微企业入库;2024年开展专利转化运用培训、对接活动100多次,惠及企业500余家,全市促成专利转让5144次,同比增长66.3%;指导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申报的“手机直连卫星芯片的产研协同产业化模式推广”入选全国专利产业化十大典型案例,为全省唯一,3个案例入选省十大典型案例、1个案例入选省优秀案例;在首届中国·雄安高价值专利大赛中,石家庄市获金奖1项、银奖3项、优秀奖1项;高新区被确定为京津冀专利转化运用先行区,石家庄生物医药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中心揭牌运行。
2024年,石家庄市实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项目11个,实现产值7.6亿元,带动农户近2万户,带动农民增加收入9100万元。晋州甜玉米、鹿泉红薯入选省优秀项目。新建商标品牌指导站18家,指导商标注册500余件,指导商标维权300余件,指导商标品牌运用120次。全市207家企业取得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权,数量位列全省第一。石家庄市知识产权金融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市企业累计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60项、融资额超20亿元。
此外,石家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加强服务,推动知识产权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新增6家省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总数达到11家。2024年,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创建、晋州鸭梨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等知识产权重大工程全面推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