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在石家庄元氏县东城角村的全蝎恒温养殖车间,负责人李竹江正在查看蝎子的生长情况。“夏季生长期温度控制在30℃到35℃之间,冬眠期温度一般要在2℃到5℃之间,湿度也要控制在70%至90%,控制好温湿度,一点都马虎不得。”李竹江一再强调。
通过30多年的学习和养殖经历,这名东城角村的农家汉成了养蝎能手。因为蝎子的药用价值,东城角村则通过发展特色蝎子养殖,蹚出了一条产业兴农的新路径。
据了解,在县乡农业部门的指导下,该公司通过“公司+协会+基地+农户+家庭农场”模式,投入大量技术、资金,建设标准化种养车间12座、科普惠农服务站,并无偿为农户提供种苗、技术培训与保底收购服务。“我们的科普惠农服务站配备了丰富的图书资源,并设立了专门的科普专栏,长期为农户提供科普知识支持。”李竹江介绍。
新技术赋能激活传统养殖。该公司已与河北科技大学就深化合作达成初步意向,双方计划围绕蝎子酒的研发开展协同攻关,通过延伸全蝎产品产业链条、丰富产品矩阵,进一步强化产品核心竞争力。
“目前,我们公司正全力推进全蝎实验室建设,该实验室将聚焦蝎毒提取等全蝎专业化研究领域,为全蝎产业的技术突破与标准化发展奠定基础。”李竹江信心满满地说。
元氏县苏阳乡党委书记李文硕表示,接下来,苏阳乡将以该企业模式为标杆,在全乡范围内大力推广复制,引导更多特色农业产业借鉴其成功经验,进一步拓宽村民增收致富渠道,凝聚政企农三方合力,共同书写元氏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新篇章。